职业预言家交流活动暨“氢储智建-绿动未来”现场体验活动
为帮助大一新生深入了解专业方向、拓展职业视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于4月初组织开展了"职业预言家"职业发展交流活动与"氢储智建-绿动未来"现场体验,通过科技实践与职业规划双线并行的形式,助力新生明晰专业价值与成长路径。
对话职业预言家:国际视野下的成长导航
“职业预言家”交流活动中,德国慕尼黑应用科学大学Martin Renner教授以“建筑机电数智化:从德国实践到全球趋势”为题,剖析了智能建筑领域的技术革新与人才需求。他指出“跨学科整合能力与数字化思维将成为行业竞争力的核心”。
活动还邀请到专业优秀毕业生代表——华为公司数字能源储能产品经理张宇琦分享成长经历。从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本科学习、德国双学位深造,到斩获华为Offer,她以亲身经历诠释了国际化教育背景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双重价值。"出国留学不仅是技术提升,更是视野与心智的成长",她鼓励学弟学妹"锚定目标、勇于尝试,以持续努力兑现理想"。现场学生深受触动,围绕专业学习、留学规划与职业选择展开热烈讨论。
探秘氢储技术:解锁综合能源系统新未来
“氢储智建-绿动未来”体验活动中,新生们走进氢燃料电池综合能源系统实验平台。实验室负责人从"多能协同"理念出发,详细讲解了实验系统的十二大核心模块:电解水制氢、燃料电池、余热利用、氢气储存、光伏发电、微风发电、锂电储能、气象监测、电子负载、交直流负载、控制模块及系统运管平台。通过动态演示,学生直观感受到多能源协同下"源-网-荷-储-用"全链条的高效转化与智能化管理。
“系统运管平台如何实现多模块的实时优化?”“微风发电如何与光伏互补?”……面对新生的踊跃提问,负责人一一解答,并强调:“综合能源系统是未来建筑低碳转型的关键,而智能化控制技术正是这一领域的核心突破点。”前沿的技术应用与生动的实践案例,激发了新生对新能源技术与智能控制融合的浓厚兴趣。
实践赋能认知,规划引领未来
两次活动以“人文+科技”双维度深化了新生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理解:既展现专业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的创新价值,又通过国际化、跨文化的职业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发展路径。
“原来我们的专业可以参与如此前沿的能源革命!”“学长的经历让我明白,每一步选择都需要主动规划”。活动后,新生们纷纷表示对专业前景充满信心,并将以更清晰的规划迎接未来的挑战。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将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与国际合作,为学生搭建多元成长平台,助力培养兼具技术硬实力与全球胜任力的新时代工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