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作为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成立二十周年庆祝系列活动之一,“中德携手,产教融合,数智赋能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论坛在中德大楼举行。论坛汇聚了来自中德两国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在数智时代下,如何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卓越的工程人才。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教授致开幕辞,他充分肯定了中德工程学院的20年成就,强调中德合作在培养国际化卓越工程师中的重要性,期待未来双方紧密携手,继续深化产教研合作。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教授
随后,吕培明副校长与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彭涛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此举标志着双方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吕培明副校长与西门子医疗系统大中华区副总裁彭涛先生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随后,中外代表相继发言,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高级总监哈根·克劳斯曼(Hagen Klausmann)发表了主题演讲,介绍了西门子医疗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本地化发展、人才培养和全球合作来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医疗健康事业的进步。
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高级总监哈根·克劳斯曼先生
同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副院长赵程教授作《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主题演讲,介绍了同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通过深度融合产教、国际交流以及强调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师。
同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赵程教授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首席代表(VDMA)丹尼尔·尤(Danial Yoo)随后发表了关于《德国机械工业在中国的现状及机器人与自动化行业的趋势》的主题演讲。他介绍了了德国机械工业在德国机械工业企业在中国遇到的挑战及中国企业在机械工业领域的机遇。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首席代表丹尼尔·尤先生
德国慧鱼集团研发中心朱锋博士发表了主题演讲,分享了德国在数智时代工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他指出,企业与高校的紧密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德国培养全能型工程师的核心优势。
德国慧鱼集团研发中心朱锋博士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科创生态合作部总监潘娜介绍了西门子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她详细展示了西门子与同济大学自2007年以来的深度合作,涵盖工业4.0及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工业AI等领域。双方通过共建创新平台和先进工程教育实践中心,推动了从科研到产业的转化,并培养了大量的卓越工程人才。
西门子中国科创生态合作部总监潘娜女士
德国茨维考西萨克森应用科技大学克里斯蒂安-安德烈亚斯·舒曼教授(Prof. Dr. Christian-Andreas Schumann)围绕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展示了AI技术如何为工程教育注入新动力,并展望了未来的合作方向。
德国茨维考西萨克森应用科技大学克里斯蒂安-安德烈亚斯·舒曼教授
最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国际合作联合会主席、萨尔兰应用科学大学校长莱昂哈德(Prof. Dr.-Ing. Dieter Leonhard)、通快CEO、德国外国商会董事会成员杨刚,雅德总经理、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企业顾问委员会主席董拓博士(Dr. Thomas Dorn),开思拓商务拓展总监、中德工程学院院友朱欣玮,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企业顾问委员会成员、中德工程学院院友来福(Leif Brakhuis), 共同展开圆桌讨论,深入探讨中德两国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现状及未来合作机遇。论坛在热烈的讨论和积极的展望中圆满结束。
“中德携手,产教融合,数智赋能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圆桌讨论
此次论坛不仅展示了中德在工程教育领域的深厚合作基础,更为未来两国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下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坛嘉宾合影留念